目前分類:遊記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剛過去了的11月尾偶到了四大文明古國和金磚四國之一、南亞大國印度。以很多標準來看,都是一生要去一次的國家。
 
  本次行程6天,在印度住4晚,遊覽三個城市,包括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前蒙兀兒皇朝首都亞格拉(Agra)和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Jaipur)。
       
       
         不登長城非好漢,沒來過泰姬陵就不要厚臉皮說到過印度!
 
  首先印度捷達航空(JET AIRWAY)每天只有一班機來往印度,所以第一天只好在香港等半天,1335時才起飛到印度,坐機是空中巴士A330-200型,內部裝潢相當不錯,每人有獨立的電視屏幕(而且有觸控功能),比去西班牙時坐的德國漢莎航空好太多了!本來6個小時的航程,再加上跟印度兩小時半的時差,理論上當地下午五時半左右就到步,但不知為何飛多了一小時,差不多六時半才降落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之後吃晚飯,在飯店處看了一場遊客向的民族歌舞表演。說實的表演場地有夠簡陋的,但跟國內的相似表演比少了幾分做作、多了幾分純樸。之後就到一間新建四星級酒店休息,第一天就完結了。
 
       
       
              蒙兀兒皇朝皇宮--亞格拉堡(Agra Fort)
 
  第二天一早起床於酒店吃完"印度中式"自助餐就開始漫長的旅遊巴時間......前往亞格拉才270多公里的距離卻坐了五六小時車,到達泰姬陵已經是下午四時了-_-;;,四處拍照後趕到另一景點亞格拉堡,走完一圈拍拍照就已經是小鳥回巢的時間了......泰姬陵不愧是跟長城齊名的世界七大建築奇觀,是蒙兀兒皇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紀念愛妻阿姬蔓·芭奴而建,全座由白色大理石所建,耗時二十二年建成。白色大理石隨不同時間反映光線(大理石能夠透光),讓整坐泰姬陵有不同的顏色,並以此聞名於世。可惜當時走馬看花,只逗留一小時多點,沒能好好欣賞這個奇景。另一景點亞格拉堡是蒙兀兒皇朝的離宮,因建造泰姬陵弄得民不聊生的沙·賈汗皇帝被兒子篡位,被軟禁於此。傳統的伊斯蘭建築風格,但跟西班牙格拉那達的阿爾罕布拉宮(大家的意思都是紅宮)差得遠,當然蒙兀兒皇朝跟當年的阿拉伯王國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
       
               不太方使拍照的勝利宮(Fatehpur Sikri)
 
  第三天先到勝利宮一遊,之後再次是旅遊巴時間......勝利宮是蒙兀兒皇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為新首都所建的皇宮,但因種種原因只用了十五年左右.......又經過五六小時車程,終於到達齋浦爾。到達齋浦爾後先去參觀當地一座印度廟,是一個印度富翁於80年代出錢出力興建。全白色大理石的外觀加上像教堂的彩色玻璃畫,十分漂亮!參觀完天色也開始昏暗,回酒店吃飯睡覺。
               建於山上的皇宮--琥珀堡(Amber Fort)
 
  第四天依然留在齋浦爾,終於不用坐長程車了!齋浦爾是舊時拉賈斯坦三大王國之一琥珀王國的所在地,早上就先到山上的舊皇宮琥珀堡,體驗頭文字E--坐大象上山!由於象夫想走多一兩轉多賺點錢(即使是冬天印度中午的太陽也很熱,所以遊客高峰期會在十一時左右過去),所以大象走的頗快,相當的搖......上山坐象下山坐吉普車,回酒店吃過午飯前又路過位於水中心的夏宮水之宮殿,吃飽後又回到市中心,先參觀古天文台,再到近在左右的城市皇宮,參觀裡面的皇宮博物館,之後坐人力三輪車在市內轉了一圈(出入城門的位置路況頗差,真為載著兩個大男人的車夫辛苦)
           
                  聖雄甘地像和印度門
 
  第五天其實是最後一天,一開始坐最後一程長途車回新德里,由於塞車的原因要下午二時才到達。吃過午飯後先到印度聖雄甘地故居參觀(甘地先生不是葬於上址,為何叫甘地墓?),不過時間不太充裕,沒法仔細參觀內裡的博物館,還真可惜。之後先到總統府和國會大樓外繞圈(只能在車上拍照),之後到印度門廣場四處走走。新德里的印度門跟孟買的不一樣,模仿凱旋門的風格,為紀念歷戰中(為英國)捐軀的將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興建,跟是總統府和國會大樓同是的首都建築群的一部份,但建成不久印度就獨立了。遊覽完就去吃最後的晚餐,是唯一一餐正統中菜,但依然不提供豬肉和牛肉菜色。之後就再次來到甘地夫人國際機場坐2245時的飛機回港,機場的出境大樓雖然不及香港漂亮,但比葡萄牙里斯本機場漂亮,大慨跟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同級,也遠比啟德級數的入境大樓好。飛機到達香港的時間是早上6時,也就是說第六天的行程就以從赤鱲角回家告終......
       
                  印度(齋浦爾)街景
 
  說實的這次旅遊有一部份是想近距離觀察這個正在跟中國爭一日之長短的國家,雖然資料很多,但不及親眼觀察有效,因為觀察正在生活的人民比冰冷的數字和文字準確。這次新德里--亞格拉--齋浦爾大三角之旅其實已經是印度的傳統旅遊城市,旅遊配套也有一定水準,大部份時間在酒店吃自助餐也應該跟香港人的適應能力有關(不過就是有團友連吃自助餐也喊辛苦),不過印度的路況還真難受,尤其是牛大哥們經常在馬路上散步,人車都要相讓,製造出不少塞車位。而且印度的道路使用者相當厲害,三條行車線能並列五部車好像已經是理所當然,而且加上機動三輛車左穿右插,居然這麼多天也沒有目擊到一宗交通意外!
       
                  牛魔王@印度
 
  聽導遊說印度的種性制度並沒有隨國家發展淡化,跟資料所說的不同。而且階級觀念也相當重,所有旅遊巴都有一扇門隔開司機和乘客,但導遊又可以跟我們同坐,有點攪不懂。在印度多天覺得市民大慨可依經濟地位分四類:衣著西化或非常光鮮、一般穿著傳統印度人、主要在旅遊區出沒賣以100盧比(約20港元)紀念品的小販和衣衫不整的乞丐。四類人都有男有女有老有幼,而且三個城市都有齊四類,只是比例不同。如新德里的衣著光鮮的人好像較多,齋浦爾乞丐就最少,住鐵皮屋帳棚的人也最少。齋浦爾是唯一看到有營業中購物中心的城市(有點像國內的購物中心,但比較小),但亞格拉卻是唯一看到有現代公廁的城市。
       
       
                 印度新德里的"地鐵工程"
 
  印度人可能受宗教的影響,性格樂天知命,但做事散慢,看到路邊的公地通常14人左右開工就只得6至7人在工作。都市基建也是,新德里的地鐵系統已建了二十多年還未完工,而且工程斷斷續續的,四處不是十多人在工作的工地就是沒人工作的"工地",也有建到一半但沒多少人工作的商業大樓。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也是,第五天下午路過時也不太見到工人和機器在工作,也不樂觀能在明天十一月的英聯邦運動會前完工,怪不得領隊強調不要買任何印度基金!不過即使如此印度依然是一生該來一次的國家,但除非印度人突然轉性,否則來一次就十分足夠。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家好!因偶在歐遊回來了馬上就要上班,新年假期積壓的工作讓偶每天都很忙碌,讓這篇遊記的序言也延遲至今天才有空寫......(而且之前為了寫HD-DVD的新聞評論,花了兩個晚上爬文,旅行中要上網又貴又不方便,而且大部份人都只關心陳冠希......)
  這次的出遊創了偶人生的多個第一,像第一次使用新機場(上次在香港搭飛機已是96年的啟德機場)、第一次踏足歐洲、第一次踏入回歸前香港之外的英國屬地(直布羅陀)、第一次坐Airbus(居然還坐了三程,歐洲的航空公司也有愛國的^^)、第一次看到Benz E320的士、第一次看佛林明高、第一次吃馬介休(葡萄牙鹹魚、聽說在澳門頗出名)、第一次喝3歐羅的可樂(出發時1歐羅=港幣11.4)......真的是大鄉里出城XD
  這次的旅程由大年初一(7/2)出發,坐飛機到德國法蘭克褔轉機到西班牙巴塞隆拿,再經薩拉哥沙、馬德里、杜麗多古城、塞可維亞古城、哥多華、格拉拿達、地中海邊的太陽海岸區、直布羅陀(英國領地)、塞維爾、再到葡萄牙里斯本、花地瑪、新特拉,最後由里斯本經德國慕尼黑轉機回香港,到達香港時已經是年十一(17/2)的下午了!全程頭尾十一天,”打擾”了2坐球場(愛斯賓奴和皇馬的主場館)、3個國家(德、西、葡)、5坐機場、7間酒店、N間餐廳食市,而且晚上住的都是四星級酒店(最後兩晚在里斯本住萬麗,五星級裝潢+五星級服務,不知道為何會被評為四星),吃西餐時多數吃自助餐,吃中餐就6餸一湯、白飯任裝XD,再加上常常要坐長途車,回來後腰圍應該有所增長^^;;;,有興趣的話可以看這裡介紹(賣廣告XD)
  西葡遊記系列預定以一日的旅程為一篇,不定期連載,所以敬請各位期待^^;;;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