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因應皇后碼頭的重置計劃推出兩個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原址重置和海邊重置,但公佈當日首先傳到耳聞的評論只有本土行動成員朱凱迪,說把碼頭遷往海濱,失去歷史意義,不倫不類。
  先不評論採訪新聞的記者為何不找多方面人士評論,讓偶說說我對此事的感想。說實的,偶對皇后碼頭沒多少感情,三十多歲人還只是在中環海邊散步時路過數次,也沒有在該碼頭搭船遊船河的記憶,最深刻的記憶也只有在電視劇看到,就像半夜的中環行人天橋是愛情戲場景那樣,是主角或談心或"劈酒"或釣魚頂多加上跳海的場景和舞台,所以如果問我有甚麼集體回憶的話我應該會這樣答。
  雖說偶盡量避免批評別人的價值觀,而且偶也認同保育和規劃民主等理念,但偶並不認同保育人士關於皇后碼頭那些甚麼集體回憶或歷史意義的論調。集體回憶問題上面已經說了,就談談歷史問題吧!保育人士說皇后碼頭有歷史價值都只是說港督就職都會在碼頭上岸,再到大會堂宣誓,之後還在愛丁堡廣場有儀式,所以三個建築是三位一體。但現在已回歸,不會再有督爺上岸,真的要了解這段歷史不也是需要照片或錄像幫助嗎?那碼頭在不在原位有影響嗎?而且碼頭只是上岸的地方,除飛彭外的督爺的是坐飛機到位和離任,那麼我們對晒了十年太陽的啟德機場情何以堪?如果說回歸大典後查理斯和肥彭在這裡坐船離開的話,那回歸大典的會場--會展新翼是不是也該列為古蹟啊?
  所以偶在這裡呼籲,請還皇后一個碼頭!支持皇后碼頭在海邊的重置方案,一個可以談心劈酒釣魚跳海再加落船游船河的碼頭才是香港人集體回憶中的皇后碼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