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未看完全書就寫書評,將來也許會更新或續寫的,到時請多多包含......
  2006年夏天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了12集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描述了15世紀後9個國家先後強大起來的經過,在華人圈子內引起不少轟動。
  但我要說的這本書卻不是央視紀錄片的書版,而是被中國崛起颱風影響最深的台灣所出版(雖然除了那數頁的前言外還未看到有其他台灣觀點......),書中重點也不像央視版般著重探討這些國家在制度上穫得成功的原因,而是比較著重國家作為經濟動物的一面。例如央視會讚揚西班牙發現新大陸或麥哲倫環球航行對人類的貢獻,但本書卻說出西班牙這樣做的原因:找到出產香料的地方並佔有它!書中還說西班牙對"貧瘠"的美洲大陸其實不太感興趣,"瘦弱"的印第安人又不適合勞役,所以才千方百計要找到撓過美州大陸找到到達"真正的印度"的航線,所以才會有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在美洲殖民及發現大量金銀之是後的事)
  另一個跟央視不同的地方是書中也有描述這些國家最後為何走下坡,像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都是錢財來得太輕易,都把錢花到國外的商品上,而沒有投入本國工業的發展上,就像拿自己的錢去養活外國的工業同時又打壓本國的商品,變得外強中乾。荷蘭更四處借錢給別國,而別國卻因打仗花光破產而血本無歸,更甚是有些國家用這些錢強化軍隊跟荷蘭"爭飯食",當然要跟荷蘭打仗就更不會還錢的了!而英國則因保守的國內政治最後令科技發展落後於美國和德國,依賴貿易應該盡量避免戰爭卻被迫卷入兩次世界大戰,讓作為一個大國的最後本錢都被消耗盡.......
  還有作者暗示了殖民主義為何到了20世紀就無以為繼,是因為到了19世紀時就已經沒多少未被發現的地方,基本上能獲利的地方就那麼多,要增加獲利就只能跟其他列強手上搶,讓"入手"的成本大增,大大壓縮了"獲利空間",殖民地的擴展變得無利可圖,而兩次世界大戰讓"殖民地爭奪戰的最大勝利者"英國的國力耗盡,殖民地變成燙手山芋,急急讓殖民地獨立,從而結束了四百多年的歐洲大國殖民史。
  本書從經濟角度去看這九個國家的崛起經過,提供了理解世界現狀的新角度,不過本人建議各位去書店買本書時還是多花一百幾十,把DVD也入手,能夠更立體地去了解這些國家和現今的世界^^
購買地點:商務印書館
價格:港幣83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