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程度上本書是一本故事書,也就是跟<<達文西密碼>>之類差不多、揭露數百年間世界背後的一場大陰謀,只是故事背景是現實世界的政治經濟事件而已。不過正如科學法則以簡為美、那書裡就以單一的"假設"--大資本家以操控貨幣上下其手謀取暴利,就能串起兩百年間的諸多世界政經大事,個人認為最少反映出真相的一個側面。但信與不信都好,拿到本書時最好先翻到第九章,看看"貨幣發行"(尤其是現在的美元發行)究竟是甚麼的一回事。
 
  本書以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15年借英國與拿破崙戰爭結果的"內幕消息"壟斷了英國的國債、控制了英國的經濟命脈開始,一直把一個又一個國家"征服",製造經濟大起大跌甚至戰爭去威迫利誘一個又一個國家政要把遊戲規則改成對他們有利,除掉一個又一個看不順眼或敢於另起爐灶的國家領袖,再組成"價值觀"相近的精英集團推舉"代理人"進入各國政府關鍵職位去"代表"他們的利益,最後是把金銀等貴金屬踢出貨幣體系之外好使把貨幣發行的最後制約除去!
 
  公平點說私有中央銀行和債務貨幣都不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發明的,本書第一章已寫了在17世紀末英格蘭銀行成立時發明的,而其他像債券、股票甚至紙幣等等"工具"則更早已存在於歐洲各國之中。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惡行"(當然是先假設書中所說為真)則是讓這些工具為其私人利益服務,才會出現美國一面跟納粹作戰一面把黃金運到德國去的荒謬事!而且不惜清除異已,即使他們是經濟強國、跨國公司還是美國總統一樣下場悽慘(相比之下操控媒體還真是小罪)。單是看看去年的金融海嘯,獲救和安全上岸的是高盛大摩花旗AIG、而且他們的競爭對手則被廉價收購(其中盛傳有過"牙齒印"的貝爾斯登下場最慘),還有救市所花的萬億美元計的錢、國會連事後能不能看看帳單也不清楚,更不用說過問錢怎麼花......實為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也。
 
  本書"篇著"宋鴻兵由於在美國修讀的是信息工程和教育學,加入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地美(Freddie Mac)當顧問據說也是管資訊科技方面的事,加上"篇著"的身份和內容跟1995年紀錄片<<The Money Masters>>之間的相似都讓人懷疑(宋鴻兵本人已於2007年12月回國擔任金融機構--宏源証券的結構融資部總經理)。但最後兩章的對債務被"重複貨幣化"的篇幅描述相當正確,而發生問題的原因、機理甚至後果也得到金融海嘯的"驗證",個人認為即使之前八章內容全是廢話本書還是值得一看!(何況簡體字版本才人民幣38元,而且最初是網上發表,不怕辛苦可以上網看!)
 
  本書後記評論中國金融開放,提倡"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個人而言基本上是同意的。但若要實現作者建議中的人民幣由金銀背書,個人認為實行上有一定困難,所以上網查了些資料。中國在2009年9月末M0貨幣供應量(流通淨現金,一般而言等同實體鈔票)大約為36788億(人民幣,下同),而金價同期約為220元/克,而四月時公佈的國家黃金儲備為1054公噸,也就是黃金儲備率只有M0貨幣指標的6%,缺口為中國全國52年的產金量(2009年約為300噸)或全世界6年4個月的產量(2008年為2330噸,2009年估計增長6%達2470噸),以儲備"自然增長"方式(2003至2009年間增加了454噸)也需要34年半,中間還未計金價因而上升和對中國財政還有經濟的影響,而且這還沒算到被部份儲備金制度所"放大"的M1M2M3等指標,這些(尤其是M2跟M3)才比較接近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貨幣量。
 
  再加上中國的M0指標在年年增長(2009年9月末比去年增加了16%,而且加快了3.3%),但世界黃金產量卻自2001年來緩緩下降,也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糟糕的是只有少量貨幣被背書(例如10%或15%)是沒有用的,否則只要來個"惡意擠提"中國經濟就完蛋了(題外話,中國的黃金已探明儲量大概在一萬五千到兩萬噸之間,也就是把還埋在地底的黃金也拿去擔保才勉強夠填保今天M0的差額,但被擠提一樣死路一條甚至下場更慘)!美國於1971年全面放棄金本位就有部份原因是包括英法在內歐洲國家二戰後二十年間(故意?惡意?還是旗高一著?)一直在美國聯邦儲備局"兌換"黃金,讓美國黃金儲備大幅下降(資料說中間流失了1萬2千噸黃金,其中76%是法德意日等國"拿去"了、而其餘24%中英國也應該佔了大份)。還有更糟糕的還是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行事並沒作用(如果那個國家是美國還有一點點可能性,但其實只是回復到1971年前由美元掛鉤黃金的間接金本位而已),但全世界一起做又肯定不足夠金銀等貴金屬支撐(其實1971年甚至1933年時已經不夠,何況現在的貨幣規模遠超當年),下場只有全世界範圍通貨緊縮。
 
  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近年來經常提出以市場自由成交的大宗商品(銅鐵鋁煤石油甚至農產品)作貨幣的背書,但人們對此夠不夠信心也是疑問,始終貨幣的真面目其實是信心,而金銀等貴金屬只是人類傳統上信心的"錨"而已(上一次書評中提到西班牙的故事可見一二),說白點是當人們拿到上述商品時能夠與金銀同樣換取麵包時,上述貨幣才有價值。同理,那班"幕後黑手"的財富又以甚麼為載體?不論現金証券甚至土地和國家主權都是他們可供選擇的"攻擊對象",那又怎樣免被自己的"攻擊"波及?每次準備"攻擊"前都要把財產搬到"避風港"可是很容易被發現。又怎解決財富剛到手就馬上貶值的困局?以更加快的速度累積利益回應?當債務累積到超極限引發"債券內爆"時引發全球範圍的金融災難(如果是美國政府出問題時波及面會比金融海嘯高出數個數量級)時又怎樣保護已累積的財產?都是個人看完本書時常常思考的問題。
 
購買地點:國內書店(香港的簡體字書店均有代售)
價格:人民幣38元(繁體版港幣117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