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科技新聞主要是指電腦科技,而且是比較貼近民用的,否則偶也不可能知道(笑)
 
第一位:第四元素發現!憶阻器Memristor開發成功
  去年惠普公司宣佈制成繼電阻(Resistance)、電容(Capacitors)及電感(Inductance)後第四種基礎電子元件--憶阻器(Memristor),勢必為電腦界帶來天番地覆的改變!單是能當超高速的記憶體用已經能帶來不少改變,但維基資料說為能取代電晶體和模擬神經元突觸的部份運作!不過在上面的預言成真前要先解決工業化量產的問題,跟據科學雜誌的報導原型是以兩層二氧化鈦薄膜夾一層"白金"的方法製作!
 
第二位:最強最暴力!地上最強科研機器LHC正式運轉
  大型強子對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是目前科學界中無論能量級數、規模、參與國家和造價都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實驗機器(除非在金融海嘯下各國還肯投資"國際直線對撞機"(ILC)),建造的使命之一是找出代表重力的希格斯粒子,雖然跟大眾生活沒甚麼關係,但當它全速運作時每天產生的資料量足以匹敵現今整個互聯網!怎麼將如此巨大的資料傳送到世界各地以供進一步分析研究的難題正正用了類似雲運算這現今IT界三大顯學之一的科技。不懂甚麼是雲運算的話就想想Google吧!把運算的工作交給互聯網上數以萬計的伺服器,而用戶就只需要發出請求後等結果,這也是IT界中發展速度能夠匹敵虛擬化(Virtualization)和綠色IT的版塊,也是少數跟大眾用戶有關的版塊。(我們能買到的省電型CPU和GPU勉強算是綠色IT的產物吧......)
 
第三位:突破1PetaFlops大關,IBM Roadrunner成為最快超級電腦
  世界最快的電腦能有多快?在去年6月18日公佈的名單中,首位的IBM Roadrunner成為首部能突破1PetaFlops門檻的超級電腦(1PetaFlops有多快?1PetaFlops=100000GFlops,而nVIDIA GTX280理論上有720GFlops,intel Corei7-965EE更只有69.23GFLOPs),也是第一部採用Cell處理器(就是PS3的CPU)的超級電腦,還是第一部能稱冠的AMD Opteron電腦(Rordunner用了6,912顆AMD Opteron雙核心處理器以及12,960顆PowerXCell 8i處理器)另外在11月17日公佈的名單中,中國曙光公司的曙光5000A(使用了7680個AMD Opteron四核心處理器)進佔世界超級電腦第十位,也是繼2004年6月的曙光4000A後第二次打入世界十強。
 
第四位:GPGPU大戰,CUDA VS OpenCL,DirectX 11黃雀在後?
  通用圖形處理器(General-purpose computing o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GPGPU)為去年電腦界的一大發展,也引起不少媒體報導,主因以DirectX 10標準設計的GPU內部使用了大量通用處理單元,如果能以此處理一般數據(尤其是能高度平衡運算的程序)將會獲數十甚至數百倍於普通CPU的處理能力!而第一個推出解決方案的就是nVIDIA的CUDA,支援所有DirectX 10世代的GPU,最初用途為PhysX遊戲物理加速,其後獲得Photoshop、PowerDirector、TMPGEnc等著名軟件支援,而且老對手AMD的Stream技術又不成氣候,本該形勢一片大好才對!但CUDA始終是封閉技術,跟開放的主流有點不合,所以IT界仿傚OpenGL和OpenAL發起OpenCL標準,但有趣的是負責起草標準的Compute Working Group包括了nDIVIA、AMD和intel這顯示卡三巨頭,但就沒有Microsoft的份,而Microsoft說過隨Windows 7一起發佈的DirectX 11會包含相似功能的Compute Shader,而Apple則宣佈在下一版Mac OS支援OpenCL,到時會不會出現三頭馬車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第五位:AMD分拆晶圓廠業務,成為Fabless公司
  AMD在去年10月6日宣佈分拆晶圓廠業務,和阿布達比政府的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ATIC)合組新公司GlobalFoundries,分拆後AMD將會成為無晶圓廠(Fabless)的公司,而GlobalFoundries剛會成為類似台積電(TSMC)的晶圓代工公司。分拆後AMD可以集中精力在晶片設計業務,不再需要為晶圓廠的大量資本開支煩惱,而且分析後還獲得ATIC超過10億美元注資和分擔大約12億美元債務,而且AMD還佔ATIC注資後的GlobalFoundries34.2%股權,可望輕身上路在CPU和GPU兩個市場上追趕intel和nVIDIA。
 
第六位:三國誌重新上演?VIA/S3重回主流市場
  曾經叱吒一時但近年一直在處理器晶片組和顯示晶片市場當毫不起眼的老三甚至老四的VIA威盛電子突然發起反攻,一口氣對推出針對低功耗市場、被譽為intel Atom殺手的Nano處理器,和跟得上主流、支援DirectX 10.1標準並且效能足以威脅AMD和nVIDIA低端產品的Chrome 400和Chrome 500顯示核心,市場和用家都期待VIA能重回主流市場重演三國時代!但在巨頭們不斷劈價和金融海嘯的夾擊下,最少在用家市場落得雷聲大雨點小的下場......
 
第七位:iPhone大賣引起Touch Phone大戰
  去年iPhone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已引起各個廠家開發Touch Phone迎戰,比較出名的有前年中推出的HTC Touch。到08年Apple事先張揚會推出iPhone 3G,其他廠家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所以各大陣營都推出Touch Phone迎戰!以Nokia為代表的Symbian陣形推出了新版本OS:S60 5.0,並在去年推出了首個產品Xpress Music 5800,主打商用市場的RIM也發表了首部觸控黑莓BlackBerry Storm(雖然到今年4月才發售),Google也加入觸控電話市場,推出了Android OS和HTC DREAM(或稱T-Mobile G1),當然一直在Touch Phone市場打滾的Windows Mobile陣營也有不少新出品!主力推出WM手機的HTC也推出了Touch Diamond、側推式QWERTY鍵盤的Touch Pro和突大顯示屏的Touch HD,當然還有新加入WM陣營的Sony Ericsson Xperia X1了!Touch Phone大戰看來還會以年計的繼續下去......
 
第八位:Blu-Ray正式打敗HD-DVD,CB-HD會成為中國地區的對手?
  2008年2月19日,東芝宣佈結束所有HD-DVD相關業務,為持續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爭正式劃上句號,正式由SONY主導的Blu-ray Disk(簡稱BD)勝出。雖然如此,但到2008年年底BluBD還未能普及,分析認為BD的相關器材和軟件太貴,保護技術雖然推陳出新但還未能避免破解,也因盜版問題未敢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也許東芝就是看準這一點,跟國內廠商合作,推出以HD-DVD的物理結構和EVD的軟件技術,推出中國獨定的藍光制式CH-DVD(China High Definition DVD,年尾改稱CB-HD,全寫China Blue-High Definition),由於CB-HD有國家支持和HD-DVD的低生產成本優勢,也許會是BD在中國普及的最大障礙。
 
第九位:中國電訊業大整合,3G發牌在即,4G戰場由LTE和WiMAX爭奪
  2008年5月23日,中國電訊業正式落實重組,重組後成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巨頭,分別負責發展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種3G制式,這會是中國電訊業未來發展的轉捩點。
 
第十位:SSD掘起,磁性硬盤提高密度迎戰
  2008年固態硬盤(Solid-State Drives,SSD)突然由高階的航空、軍事或醫療等領域入侵"民用"電腦市場,最先有EeePC等Netbook收內置小型SSD,到去年下半年突然大量出現以2.5吋硬盤大小的SSD,大有打算沖擊傳統磁性硬盤之勢!而磁性硬盤商除了像Seagate般也加入研究SSD外,就是加大單片磁片的容量密度,以傳統3.5吋磁片為例,由2008年初的單片250GB提升到333GB,到年尾更進一步提升至375GB、標準3.5吋磁盤能以4片磁片提供1.5GB容量,而且每GB平均價格可以低至0.8港元,為SSD的十分一以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業量地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